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來你家唱歌-落米仔走唱隊2011六月社區巡演

來你家唱歌-落米仔走唱隊2011六月社區巡演



  有一群表演藝術工作者希望可以藉由自發性的舉辦活動深入廟程、活動中心、地區性文化景點,以小規模、小預算的安排,把自己的作品送到社區,並且直接與在地民眾對話。


  這不是單純的音樂演出,而是希望藉由互相交流彼此的心得,讓藝文工作者與在地民眾的生活經驗彼此相互影響,達成長期的友誼關係,長此以往,音樂或是其他藝術才可能真正在常民生活裡有一席之地,而非僅是節慶式的點綴演出。


  別人賺錢,咱們賺友情賺快樂,這樣我們大家都賺很大,你可以笑阮傻 但是我們大家都很快樂。

  
  「落米仔」原指稻穀收割過程中掉落下來的穀粒,也泛指散落的脫蒂水果果粒,滋味無異,但是價格卻常常低到一半以下,實實在在又划算。落米仔走唱隊是一群親近土地的音樂工作者組成的組織,台灣各地都有他們的足跡,成員有金曲獎得主、新聞局母語原創比賽得獎常客、巡迴走唱台灣的音樂詩人等等......。

嘉義之音邀請咱熱情ㄟ聽友作伙來好命聽歌~

日期:6/17 (五)
時間:20:00 (暗時8點)
地點:嘉義縣水上鄉大崙村新興宮大廟埕


日期:6/18 (六)
時間:10:00 (透早10點)
地點:嘉義新港草地市集(新港鐵路公園西月台)


日期:6/19 (日)
時間:16:00 (下午4點)
地點:嘉義市東區興村里生態花園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馬英九藉塑化劑毒化污名化台灣-田年豐-2011/06/11

馬英九藉塑化劑毒化污名化台灣-田年豐-2011/06/11


  繼6月6日發表在台灣時報「塑化劑的思辨與開示」一文之後,本文要點出塑化劑風暴的形成,疑有馬政府官員恣意操弄的狗屎味。台灣人民宜冷靜應變,自尊自重、自救人救。

  回顧三年前,中國黑心奶粉含三聚氰胺事件,當時台灣衛生署長葉金川,幾度調整三聚氰胺誤食入人體的安全容許值,為絕對不應該檢測到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解圍。按葉金川當時的邏輯,等於是牛肉麵裏,若被添加入一塊狗屎,也是人體的安全容許量,則相信葉金川的話,狗屎也是可以吃的。由此來看,馬政府莫非是個騙人民吃狗屎的團隊。

  反過來看這次的塑化劑風暴。一開始馬政府隱匿不通告約一個多月後,才來個什麼D-DAY大稽查。有如縱火慣犯,發現縱火標的後,先準備足夠的柴薪,再選個日子來引燃一樣。

  不然,為什麼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等政府官員與專家學者為何不在第一時間告知大家,塑化劑不同於三聚氰胺,塑化劑在美國等先進國家,常被應用在長效型藥物的緩慢釋放上,當作膜衣使用。在食品、醫、衛的生產製造與使用方面,因經常應用含有塑化劑材質的工具、容器,因此產生多方污染的可能,是具有一定值的存在。這是石化科技被人類高度應用後,必然發生的風險。三、四十年以來,在全世界各國家都如此,並非台灣獨有現象。這是全人類共同的問題,不要聚焦台灣,污名化台灣。

  但如果將塑化劑非法添加入食品、藥品等產品中,則可經由檢測其PPM值來了解,此即是黑心產品與黑心廠商。勢必依法嚴加制裁...。

  而安撫民心的同時,馬政府官員應該效法港澳檢測台灣著名大藥廠藥品是否含塑,而檢測同類同質同包裝的世界各國進口藥品與食品。來追蹤了解塑化劑的污染途徑,並與飽受石化科技毒害的全世界人類,會商共謀解決化學產品毒害的問題等環境荷爾蒙的毒害。

  但是,馬政府對此是怎麼做的?先則撇清自己監督不週的責任,好像所有壞事都是因為台灣人民黑心所致,與政府無能毫無關聯。像統一食品這麼龐大的企業,居然對自己的原物料安全可以不用設防?不用親自檢驗測度?政府真的不用負起懶散怠忽監督之責嗎?恣意誤導國人與國際認知,好像全台灣不論上、中、下游的商家,都是男無情、女無義,唯利是圖的亡命之徒!馬政府放任且落井下石,讓台灣商譽與信用,一夕間破產崩解。數十年才建立起來的台灣製造的品質保證,瞬間變成國際間的黑心招牌。馬英九為何要如此惡意加害台灣?污名化台灣呢?

  馬英九在塑化劑風暴中所扮演的角色,對台灣傷害,比西班牙被德國誤控為病源,更嚴重千百倍。德國已經對西班牙道歉賠款,但馬英九藉機弄鬼害台滅台,台灣人民卻還被矇在鼓裡。荷商英國製造的「安滅菌」,並未添加塑化劑,卻被檢測出含9~13.7PPM的DIDP。而馬政府仍馬上宣稱此劑量不至於造成人體危害,不必下架。這不是已經給了我們國人明確的答案?


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塑化劑的思辨與開示-田年豐-2011/06/04

塑化劑的思辨與開示-田年豐-2011/06/04

  含塑化劑的飲品、食材,污染面已擴及藥品、醫療用品、生活日常用品都包括在內,而且由來已久,並非始於今日。原因據衛生署,環保署等權責單位的說詞,已導向可以合法使用起雲劑、香精等製造廠商,因在商言商,因追求利益極大化,因壓低成本提升競爭力的考量,而選購較低價位的起雲劑所釀禍。而提供低價位起雲劑的製造商或供應商,也因同樣的市場競爭考量,而非法加入塑化劑以提升安定、美觀等效能,並得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利潤,至於有多毒,後遺症、副作用有多大,則已不在考量之列。反正只要不馬上發病即可。

  請問這樣的思維,與推動核能發電的政府只問成本,不計後患,是否具有異曲同工之爛?憑什麼販售低成本卻不健康的飲品?憑什麼推銷較便宜但禍害千萬年的核電?

  核能發電強調便宜、經濟、乾淨。而事實上,若計入核電廠的的除役成本,核電並不比其他能源便宜。而電廠周邊土地、環境,從此只如一片死地,完全失去再利用的價值,或需等待幾個或幾十個萬年之後,更是一點也不符合經濟原則。至於乾淨,硬是胡說八道。連三歲孩童也知道,看不見的輻射線,殺人於無形,核災一旦發生,生態萬物無一得以逃避。如此竟能空言乾淨?這樣的政府,這樣的核能政策,與上述黑心廠商相較,誰更黑心呢?

  核能發電所持的理由,相較黑心起雲劑的製造者、販售者,與購買黑心起雲劑當原料用的各大飲品廠商,都被衛生署副署長推定是貪便宜心態。既然都是一樣著重成本考量,輕忽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危,法律為何只罰黑心廠商,不罰核能政府?政府黑心殺人不是更該加重其罰嗎?政府明知故犯,不是更應加重其罪?

  而且就像只要使用核能發電,就一定會產生核廢料一樣。則今日人類的生活,舉凡食、衣、住、行、育、樂,有哪些品項能偏離石化科技的干擾或支配?化學肥料,化學農藥,電子材料,塑膠容器、用品,有哪一些不被可以提升質感、定性且便宜的塑化劑攻陷?如此大規模且惡質化競爭下的全球市場經濟體系,在跨國財團聚斂操控,科層化分工運作下,塑化劑或更多尚未被逼上檯面的「毒物」,不是天天在全球各地,在我們每個被矇蔽的消費大眾的生活裡肚子裡,早已長(常)相左右了!怎會只在今天,只在台灣單獨發生呢?

  換句話說,在三聚氰胺、塑化劑等化學毒物入侵圍攻下,人類命運有天將像核廢料一樣,既火化不得,也土葬不能,恐將死無葬身之地,只能暫時用保護筒將有毒屍身倉儲起來再說。今日的核廢料,就是明日的我們,這真的是我們人類所追求的嗎?